[普通] 四号中型坦克

酷酷跑网友_5627710

四号中型坦克 四号中型坦克(德语全称为:Panzerkampfwagen IV),为纳粹德国二战中生产的一种中型坦克,中国常称为四号中型坦克。它原本设计目的是支援步兵,并与专门执行反坦克任务的三号坦克协同作战。在三号坦克的整体性能逐渐不能满足二战中期装甲战斗需要时,四号中型坦克因所使用的技术较为成熟,并且有较大的改良空间,而被改造成主力突击坦克供给装甲师使用。二战期间,四号中型坦克先后生成过多种用途的改型战车,包括突击炮、自行反坦克炮、弹药运送车、架桥坦克等。因其可靠的性能和多样的用途,被德军士兵昵称为“军马”。 中文名 四号中型坦克 前型/级 三号坦克 次型/级 五号中型坦克 研制时间 1934年 服役时间 1939年 更多 发展沿革 研制背景 1934年1月11日,古德里安对陆军武器署提出了一项坦克规格需求方案,主要战斗由两种坦克搭配:主战坦克配备高初速炮,而支援型坦克则搭配大口径炮,四号中型坦克即属于后者。计划中希望德国厂商开发一款重24吨、最高时速35千米/小时、安装一门可发射高爆弹的短管大口径炮,目标为掩护步兵攻击之坦克。 1935年,克虏伯、莱茵金属及MAN生产的三款试验型坦克开始进行测试,结果克虏伯公司的产品受到采用,并以I四号中型坦克A型的名称进行量产,并和三号坦克一样与许多厂商签下制造合约。第一辆四号中型坦克A型于1937年10月制造出来,紧接而来的六个月则继续生产另外35辆同型车,并继续进行改良工作。但由于为了简化结构花了不少时间,直到1939年时四号中型坦克才能进行量产,此时已经发展到D型了。 直至1940年,德国为克虏伯公司的四号中型坦克及戴姆勒-奔驰公司的三号坦克提出一个标准化的方案。德国政府原本计划把大部份四号中型坦克分配给步兵及防御工事,但由于III号坦克的不足,才令四号中型坦克得以代替III号坦克的战斗任务。四号中型坦克陆陆续续参与了波兰战役以及法国战役,最后在1941年进入苏联战场。虽然本车设计良好,但薄弱的装甲使其难以胜任III号坦克的支援任务,故在大战期间本车仍持续不断的进行修改。直到当德国开发五号中型坦克并将之投入于战事后,很多四号中型坦克纷纷由前线退下来,并开始被五号中型坦克所取代。[1] 生产制造 最初仅预计有限度使用四号中型坦克,因此克虏伯是其仅有的制造商。波兰战事爆发之前,四号中型坦克生产了262台,35台A型,42台B型,140台C型及45台D型。入侵波兰后,坦克作为装甲部队中流砥柱被确定下来,在奥地利圣淮伦天市增加了尼柏龙根工厂(由戴姆勒-奔驰管理)。作为扩大生产型号,223台E型交到德军手中。到1941年,产出了462台F型,增强主炮型号F2也开始生产。战争开始后每年产量已超过原来4倍。 第三家工厂,在普劳恩的沃玛格在新型四号中型坦克出现后参与了生产。在1941年平均每月产出39台坦克,1942年提升到83台,1943年252台及1944年300台。然而,在1943年12月,克虏伯工厂开始转产四号中型突击炮,1944年春天,沃玛格工厂开始生产四号中型自行反坦克炮,仅剩下尼柏龙根工厂在持续生产四号中型坦克。鉴于盟军空中及地面的持续打击,屡遭挫折的德国工业遭受强大压力——1944年10月尼柏龙根厂在空袭中遭到数次严重损失,进而导致1945年4月产量下跌到1942年之前水平,大概仅有55辆坦克走出生产线。[1] 技术特点 设计特点 四号中型坦克装有一门75毫米的短管坦克火炮,使用高爆炮弹时,对步兵和敌方工事都具有很强的杀伤能力。四号中型坦克车重达到25吨,装甲厚度为30毫米(后期增加到50毫米),机动性能保持了德国坦克的一贯优点,越野时速可以达到40千米,最大行程300千米。和同时期的盟军坦克相比,四号中型坦克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装备了车载无线电,当英、法、苏的坦克还要通过旗语进行指挥的时候,德军指挥官已经可以轻松完成车内指挥和战术协同。 结构设计 四号中型坦克底盘采用箱式构造。底盘前部为操纵装置,后部是ZF公司制造的SFG变速箱。设有5个前进挡和一个后退挡。变速箱两侧有刹车检查窗。诱导轮动力轴为了避免在车体两侧开口而突出在车体外的前后部。变速箱左侧为驾驶位,右侧为通信位,变速箱上部装有一台FuG5型无线电步话机。通信位前方车体上部设有球形机枪座,并配有1挺MG34机枪。驾驶位前装甲板上开有一个非战时开放的装甲盖,盖口处装有防弹玻璃。战斗时,放下装甲盖,采用舱内的KEF双筒潜望镜进行观察,四号中型坦克G型后开始废除此设计。 武装设计 四号中型坦克炮管特写 在武器装备上,早期四号中型坦克采用一门KwK37型24倍口径75毫米炮,TZF5b型直接瞄准具和半自动垂直炮闩。使用穿甲弹时初速达375米/秒,在500米距离上可以击穿55毫米厚的垂直装甲。主炮右侧的同轴机枪,可以通过炮手脚下的电钮控制击发,主炮弹药包括榴弹、穿甲弹和烟幕弹,共携弹122枚,机枪弹3000发。 1942年3月至1943年3月,四号坦克F2型与G型换装75mm KwK40 L/43主炮(43倍口径)。1943年3月至1945年3月,四号坦克G型、H型、J型换装75mm KwK40 L/48主炮(48倍口径)。[2] 75mm KwK40 L/48穿深表(与垂直方向成30度角) 距离 100m 500m 1000m 1500m 2000m Pzgr.39 (APCBC) 106mm 96mm 85mm 74mm 64mm Pzgr.40 (APCR) 143mm 120mm 97mm 77mm 0mm[2] 悬挂设计 四号中型坦克的悬挂系统采用板簧平衡式悬挂(双弹簧平衡灶式),行走部分采用2个负重轮一组,多组排列的方法进行设计,共有8个负重轮和4个拖带轮(后减为3个),虽然当时有人认为扭杆式悬挂更便于停车瞄准,但这种设计还是一直被延续使用到四号中型坦克G型。 防护设计 四号中型坦克防护特写 四号中型坦克A型采用了以滚轧均质钢制成的15毫米轻型侧面装甲,以及10毫米顶部装甲和5毫米的底部装甲。由于四号中型坦克主要执行反步兵的任务,因此在研发当时四号中型坦克被认为它的装甲设计是足够的。然而,当四号中型坦克接手了三号坦克的反坦克的用途后,它的装甲便被大大强化了,如四号中型坦克B型的30毫米装甲,到E型的50毫米装甲及H型的80毫米装甲等。此外,部分在前线服役的四号中型坦克更加添了裙边(Schur-zen)及附加装甲层。裙边大约有5厘米厚,装置目的是让高爆装甲弹提前引爆;在车身侧边的可拆式附加装甲则约5公厘厚,炮塔外围的固定式附加装甲则为8厘米,车身也常漆有一层Zimmerit防磁覆盖物以避免磁性爆裂物附着。[1] 动力设计 四号中型坦克动力装置 四号中型坦克引擎位于车体后方,动力由传承轴输至前方的齿轮箱和驱动轮。最早期的四号中型坦克A型装有230匹马力的迈巴赫12汽缸HL108 TR发动机,而后期的四号坦克则改采用了320匹马力的迈巴赫12汽缸HL120 TRM发动机,而四号坦克亦像其他二战德国坦克般使用汽油作为燃料。乘载系统每边分为四组,每组两个路轮,连接至台车式叶状弹簧避震器上。大型舵轮位于后方,另有四个履带支轮。[1] 性能数据 B型、C型 D型、E型 F型 G型 H型 J型 主要特点 重量 17.7吨C = 18,5吨 20吨E = 21吨 22.3吨F2 = 23,6吨 23.5吨 25吨 25吨 长度 5.87米 5.92米 5.92米 (F2 = 6.63米) 6.63米 7.02米 7.02米 宽度 2.83米 2.84米 2.88米 = = = 高度 2,85米 2,68米 = = = = 更多 型号演变 A型 1937年10月推出的第一款四号坦克为A型,编号为1/BW。此型号的坦克很少走上战场,主要用作培训装甲兵及制造技师。[3] B型 1937年,A型生产了37辆后,厂方开始生产四号坦克B型。[3] C型 时值1938年,厂商在生产了42辆B型后又对C型进行了改制。军方此时将四号坦克定位为自走步兵炮,相对之后的D型也只是其改进版,实体没有太大改变。[3] D型 1939年8月生产了140辆C型后,D型开始投入生产。1939年9月荷兰战役完结,军方决定加产四号坦克,并于9月27日予以编号Sd Kfz 161。[3] E型 1940年9月,四号坦克引进了E型。1939年12月至1941年4月期间并生产了280辆四号坦克E型。[3] F1和F2型 1943年4月,四号坦克F型开始生产。装备长炮管的四号坦克F型名为四号坦克F2型,同时装备短炮管的就改名为F1型。三个月后,四号坦克F2型重新命名为G型,早期的G型与F2型没有太大分别。[3] G型 G型生产的一年当中,其又小改进了几次。四号坦克在此时开始取代了三号坦克的地位。[3] H型 H型于1943年4月开始生产,其车体改进为Sd. Kfz. 161/2。[3] J型 四号坦克J型,放大后可以看出阴影内只有三个回轮。[3] 试作型 为了加强四号坦克的火力,军方曾尝试将豹式坦克的炮塔连同其75毫米70倍径炮安装至四号坦克的车体上。但结果失败,军方认为四号坦克已到其改装极限。[3] 服役动态 德国使用 1944年2月7日,党卫军第五装甲师“维京”剩下的几辆四号中型坦克率先尝试突破从切尔卡瑟口袋,在突围的过程中,坦克部队指挥官库尔特舒马赫吩咐两辆四号中型坦克进行反击。与苏军坦克的作战中,四号中型坦克共摧毁了8辆T-34坦克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,舒马赫独自率领坦克部队与苏军装甲部队作战,最终摧毁了21辆苏联坦克,而他也因此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。

1楼 2021-02-15 21:05:10 207
酷酷跑网友_2576859
别发了
2楼 2021-02-15 23:26:04
我也说一句
回复
酷酷跑网友_5429832
别发了
3楼 2021-02-16 13:11:00
我也说一句
回复
回复